【不只新興菸品?未成年吸菸與菸捐稅議題同熱議!】

文 / 創數據  2025/03/17

  新版《菸害防制法》自2023年3月22日上路將滿2年,但未成年吸菸問題惡化、全民健保財務壓力加劇、新興菸品的氾濫、政策執行與監管漏洞頻傳等,促使民間團體與立委持續提出修法建議,立委吳宗憲提案以消費者物價指數累積漲幅達 3% 作為調漲菸捐的依據,徐巧芯更提案將菸捐調高至符合世界衛生組織(WHO)建議標準,以降低吸菸意願。《榮泰創數據》觀察發現,未成年吸菸與菸捐稅議題同受鄉民熱議,主要受到特定族群關注,政府如何在公共健康與經濟公平之間取得平衡,成為各界矚目焦點。

【青少年吸食新興菸品成新隱憂 菸捐調整有助提高抽菸門檻】

  隨著《菸害防制法》實施近2年,政策的落實情況與成效仍持續受到社會關注。觀察2024年5月20日新政府上任以來至2025年3月9日期間,有關「菸害防制法」的討論議題,最受矚目的是「違反菸害防制法」,相關聲量佔比達33.0%。尤其當政界人士公然在公開場合、公務機構內違規,甚至在立法院內吸菸,不僅引發外界對執法標準的質疑,也激起輿論對政治人物帶頭違法的強烈反彈。此外,新興菸品非法流通問題嚴重,管理上仍存在諸多漏洞,不僅讓政府防制菸害的成效大打折扣,也進一步加深民眾對於稽查力度與打擊非法菸品決心的質疑,「政府應加強查緝不法」。

  排名第二的議題為「新興菸品問題」,佔總聲量的27.9%。新版《菸害防制法》已明訂禁止電子煙、納管加熱菸,目前加熱菸仍處於審查階段,尚未有合法商品上市,但市場上水貨卻如潮水般湧入,網路上更是輕易就能購買,而國健署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程序遲遲未完成,審查時間之久也引發許多質疑。

  排名第三的議題為「未成年吸菸問題」,佔總聲量的19.8%。從國健署公布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,青少年紙菸使用率雖呈現下降趨勢,但電子煙使用率已接近5%,反映出新興菸品在年輕族群中蔚為流行。國中校長表示,電子煙相對紙菸便宜且容易取得,使用的學生確實增加,電子煙雖是違禁品不能帶入學校,但沒人舉報,不能進行檢查,如果是在校園外或是在家抽,學校能做的有限,凸顯加強監管與教育宣導的迫切性。

  除了菸品所引發的社會問題外,關於國家財政、公共衛生及社會福祉的「菸捐與菸稅」議題也成為當前熱議焦點,聲量佔比達19.3%。據《菸害防制法》規定,菸捐審議委員會每兩年應定期評估是否調整。然而,自民國98年將菸捐定為每包20元以來,已經16年未進行調漲,引起民團強力主張調漲菸捐和菸稅,透過以價制量來抑制吸菸行為,同時改善健保財務。部分立委也公開表態支持菸捐調整。例如衛環委員會立委廖偉翔認為,調漲菸捐通常能有效降低年輕人及低收入群體的吸菸意願,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,這是一項有效的政策工具;教育文化委員會立委羅廷瑋於立院質詢衛福部次長呂建德時舉例,澳洲連續11年提高菸品稅捐,吸菸率也成功降低到1成以下,理論上每2年就應該邀集專家學者檢討菸捐的相關政策,我國應該按部就班、適度對菸捐進行調整。

  其他民團諸如台灣健康永續福祉協會理事陳佳煌曾表示,若台灣朝WHO建議的目標採行定期性檢討的調整機制,可將菸捐稅參採消費者物價指數、經濟成長率等因素進行原則性調漲,使菸稅捐的漲幅不能低於其他物價;協會秘書長孫銘宗則強調台灣菸價相對於鄰近國家如韓國、香港、新加坡、日本仍然較低,建議政府應考慮通過立法,每2年調漲菸捐5%至10%,「以價制量」降低我國吸菸率;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建議,政府應善用每兩年的菸捐審議,逐年漸進合理調漲菸捐幅度,不僅能朝向菸害防制目標邁進,也不會在短期內帶給民生過大衝擊,相關意見也在社群中多有討論。

  不過,亦有部分反對者認為,若要調漲菸捐,應同步調整酒捐,因為許多社會問題也源自於酒精濫用。另有部分民眾擔心,菸價上漲可能導致非法私菸市場擴大,從而增加政府打擊走私的難度。

【健保財源困境獲各界重視 菸捐凍漲受特定群體關注】

  進一步查看與菸捐/菸稅相關的聲量。兩者雖同屬菸品相關稅收,但用途截然不同。菸稅作為國家財政收入的一部分,主要用於整體財政支出;菸捐則屬於公共衛生專項收入,專門挹注健保費、罕見疾病基金、疫苗基金等健康計畫。因此,菸捐與戒菸政策、吸菸衍生的醫療支出及健保財務狀況息息相關,相較於菸稅,受到的關注更高。

  近年來,健保財源緊縮、入不敷出的問題日益嚴峻,促使各界積極提出對策。健保署長石崇良計畫調整證交稅和房屋交易稅來補充健保;另一方面,許多醫界人士與民代則要求重新審視菸捐機制,盼望透過調整菸捐來穩定健保財務,相關討論聲量累計近5千則。

  與「菸捐」相關的討論議題還涵蓋,台灣菸捐多年不變,以及菸品價格相對其他國家偏低等問題,引來「菸捐凍漲」及「菸價問題」的討論,聲量分別有3.6千則與2.9千則。而菸捐作為長照基金財源的挹注,但受限於長期未上調,基金來源未能同步成長,使得醫界憂心長照政策發展恐受到影響,相關聲量超過1.7千則。另有討論聚焦於菸捐調整對吸菸率的影響,以及未成年吸菸問題,聲量均破千則。

  永續健保財源的運作、長照醫療與社福政策的推動,甚至是賴政府所構建的「國家癌症防治計畫」等,都有賴菸捐挹注。儘管菸捐長期凍漲議題不容忽視,各界要求調整呼聲不斷,但凍漲討論聲量卻僅佔菸捐議題總聲量的20%,較少見民眾自發性討論,顯示該議題雖受到醫界、學界及政治人物的關注,卻尚未成為網路社群核心焦點。與《榮泰創數據》日前委託電話民意調查的結果一致,大多數民眾並不知曉「菸捐」自16年前調整以來便未再調漲。

  近期國健署表示已召開專家會議,會中部分專家建議應調漲菸捐,但目前尚未決定是否調整。無論是調漲菸捐或是增加菸稅,各界對於加強菸害防制有著不同見解,但共識仍指向加強執法、完善相關法規,並建立公開且合理的機制來審慎評估調漲菸捐的必要性,以達到減少吸菸率的同時,兼顧全民健康,並妥善照顧吸菸族群的需求。

資料期間為2024.05.20~2025.03.09

#菸害防制 #健保 #長照 #菸捐菸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