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公眾議題掀政治攻防 藍綠白聚焦哪些議題?】

文 / 創數據  2024/05/11

  本屆立法院第一會期即將於5月底結束,朝野政黨間數度過招,讓議事攻防成為外界關注焦點。自2月底新國會開議以來,在野黨聚焦國會改革法案、軍公教的年金改革、死刑存廢,以及攸關民生的電價調整等,將戰火從立法院延燒到場外,吵得沸沸揚揚。面對這些討論度較高的公眾議題,藍綠白三黨如何乘勢帶動討論、在哪些議題上展現更積極的主導性,值得進一步探討。

【政治角力激烈 民生議題話題性高】

  《榮泰創數據》比較年金改革、國會改革、死刑存廢、電價調整等四大議題的網路聲量,可以發現,電價議題的討論熱度延續最長,且出現多次討論高峰,近2個半月的總聲量超過50萬。在開議首日,經濟部長王美花釋出調漲電價的訊號,即引發高度關注。隨後,關於電價調整方案的討論層出不窮,一直延續至3月下旬,電價審議會拍板4月電費漲幅,單日聲量創高峰、達3.2萬則,引來在野黨群起反對、提案凍漲,但遭民進黨否決、拉下黨團協商,經過一個月的協商冷凍期後,4月30日,藍白挾人數優勢通過立即停止調漲電價的提案,引爆立法與行政部門之間的重大分歧。

  討論度第二高的議題是死刑存廢,一共有2波聲量高峰,其中一波是3月中引發舉國憤怒的保母虐嬰案,網友紛紛呼籲修法「虐童致死唯一死刑」,單日超過1.8萬則討論。另一波高峰則是死刑釋憲案4月23日開庭,由於牽動死刑存廢及修法問題,引發台灣社會矚目,有近4萬則討論,創下4大議題中單日討論量最高。

  電價調整與死刑存廢議題之所以能受到廣泛關注,除了因為其直接影響個人權益,而且與民眾切身相關,較能引起網友共鳴。相較之下,在野黨有意推翻蔡英文政府決定的軍公教年改,以及推動國會改革,牽涉到更為專業且複雜的領域,同時政治成分太重,儘管在立院烽火連天,卻未能引起太多迴響,多只有在國會進行表決大戰當天才有明顯聲量漲幅,但熱度往往撐不過兩天就退燒,兩議題在立法院實際的攻防狀況與線上網友討論的發酵程度,可以說是「雷聲大,雨點小」。

【綠因電價調漲遭砲轟 國民黨拋國會改革曝光度高】

  若從政黨角度來看,民進黨、國民黨、民眾黨在前述四項議題的聲量表現,可以發現,民進黨在各議題的個別聲量都達萬則以上,其中對於電價的討論度最高,但此並非民進黨主動操作話題所致,而是因為其作為執政黨,宣布的政策直接影響到民眾荷包,吸引輿論砲火,加上王美花多次對電價調漲一事的發言更是火上澆油,在野黨也紛紛檢討民進黨的能源政策,進一步引發大量議論。

  國民黨在晉升國會最大黨後,便宣示要發揮監督制衡的角色,將國會改革修法視為本會期立法院的重中之重,主張總統應定期赴立院進行國情報告、擴大國會聽證調查權、修法新增藐視國會罪等。在院會運作中,國民黨與民眾黨多次聯手,以人數優勢強行封殺民進黨版的國會改革法案,同時以各種手段保送自家版本,引來正反兩方論戰。因此,即便國民黨抓住電價調漲議題,狂打民進黨執政,但其力推國會改革的行徑仍舊備受關注,使得該議題的討論度最為突出,可見他們積極爭奪議題主導性的決心。

  在民眾黨部分,因其黨公職及黨員較少,能爭取到的聲量曝光有限,整體討論量最低。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民眾黨在由國民黨立委領銜提案停止逐年遞減軍公教年金的議題中,卻有最多討論,並且獲得三黨中排名第一。明明並非自家人提出的議案,卻能獲得最高關注度,主要是因民進黨提出復議案否決國民黨提案,而在復議案的表決中,民眾黨8席立委在現場卻不投票,引發輿論大力譴責。

 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與黨團總召黃國昌過去都曾公開支持年金改革,尤其黃國昌更是力挺年改的急先鋒,如今面對國民黨修法提案,民眾黨不僅未積極反對,還以消極不投票的方式暗助國民黨,事後也僅發聲明強調「堅定改革理念」,也引起外界質疑,他們究竟是支持年改還是反對年改?

  在眾多議題上進行相關表態或政治攻防,是吸引民眾討論的關鍵。民進黨身為執政黨本就自帶討論度,而國民黨則是以在野最大黨的身分,積極參與各議題的討論,並強力扮演監督制衡的作用。至於民眾黨在議題或院會中,總選擇不投票或拒絕表明立場,導致在議題發揮上受限,不但不能增加其在網路上的曝光度,也減少其形塑政黨形象和立場的機會。

資料期間為2024.02.20~2024.05.09

#立法院 #政策 #議題 #協商 #民進黨 #國民黨 #民眾黨